北京通州区的市场上有售澳洲的蓝宝石(SweetSapphire)葡萄。(《悉尼先驱晨报》图片)
澳中之间日益升级的外交和贸易紧张局势,看似并未抑阻中国消费者对澳洲产品的热情。
9月下旬,总部位于香港的跨国投资银行中信里昂(CLSA)对中国个城市的名消费者展开调查。调查发现,尽管目前澳中政治关系紧张,但中国民众对澳洲产品的态度较之一年前无异,既没有更正面,也没有更负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有四成中国人对美国产品持更负面的态度。在特朗普(DonaldTrump)任内,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和言辞变得更为强硬。
这项调研预计会支持澳洲商界希望莫里森(ScottMorrison)政府的外交政策循正确道路而行的呼声。工党和商业团体正在加大力度向联盟党施压,要求其与中国政府谈判,从而让澳洲出口商摆脱持续数月的贸易冲击。
汇丰银行(HSBCBank)非执行董事奥斯汀(CarolAustin)周二质疑,澳方为何让本国的经济遭遇中国的惩罚。“商界并非为中国辩护,而是不明白我们为何会采取如此不同的处理方式。”
澳洲前总理谭保(MalcolmTurnbull)促请政府保持冷静。他声称,如果中国无力让澳洲作出政治让步,双边的贸易水平即会恢复。
谭保周二在McGrathNicol咨询公司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还说:“中国(消费者)购买我们的商品,并不是因为他们希望袋鼠或考拉,而是因为产品的优质。”
根据中信里昂的调查,澳洲葡萄酒、牛肉、乳制品和保健食品的质量、价值和天然特征,占到中国消费者选择这些产品原因的55%至65%。
北京通州区的永辉超市有售澳洲和巴西的肉类产品。(《悉尼先驱晨报》图片)
此外,澳洲政府的防疫举措可能对中国留学生和游客带来了更显著的影响。中信里昂发现,仅有7%的受访者表示,明年赴澳留学的吸引力会减弱。而对赴美留学持负面态度的受访者占比高达49%。目前,新冠病毒仍在美国肆虐。
如此的数据给澳洲高校带来些许安慰。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旅行限制,澳洲大学面临着亿澳元的损失。中国留学生占到澳洲高等教育领域招生总人数的37%。
尽管中方已暂停向澳洲5家肉类生产商进口牛肉,但中信里昂的调查显示,23%的中国消费者仍有意向购买更多的澳洲牛肉产品。
然而,这份报告也揭示出澳洲关键出口行业在政府封锁措施影响下的脆弱性。中信里昂9月时曾认为富邑葡萄酒集团(TreasuryWines)在中国市场隐藏着未被发掘的潜力,并发现在澳洲品牌中,富邑标志性品牌奔富(Penfolds)的知名度排名第6。
而中方上周五宣布向原产澳洲、装入两升或两升以下容器的葡萄酒征收高达%的关税后,富邑集团表示将把更多精力转向越南、泰国、美国等其他市场。
中信里昂的研究发现,多达10%的中国受访者有近亲居澳。中国较小型城市的居民对澳洲的态度更为积极,而北京和上海等一线城市的居民则总体上更消极。从年龄层来看,40岁以下的中国消费者对澳洲产品的态度更正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ly/11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