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
但石油人说
“不到死亡之海,不知道石油人之苦”
在遥远的新疆大西北
在风沙扑面,黄沙漫漫的大漠戈壁上
在死亡之海的边缘
有这样一群年轻的石油“袋鼠妈妈”
在中石化成立35年来的艰苦创业中
一代代接力奉献着青春与芳华
说她们是“袋鼠”妈妈,因为有太多的相似。同样生活在荒凉之地。同样要一边要奔波劳碌一边要抚育儿女,同样永远跳着来跑着去奔波忙碌,永远向前,不知疲惫。
她们,曾经是见识过都市繁华的、大学的“天之娇女”,如今却为了石油,日夜守望在荒凉的大漠。曾经是父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小公主,如今却成了肩负工作和抚育重担的“女汉子”。她们常常一手是喂饭的小碗,一手是电脑的键盘。一面是拖儿带女的贤妻良母,一面是加得了班吃得了苦的标兵、模范。
自西北油田40年前挺进新疆,转战塔里木,建成了这个中国第10大、中石化第二大油田以来,一代代的石油妈妈像顽强的袋鼠,扎根沙漠,风餐露宿,把儿女揣进母爱温暖的口袋中,把石油的梦想揣进自己的心里。
星移斗转,换了 ,当年会战创业的石油“袋鼠妈妈”已经升级成了“石油大嫂”与”石油奶奶“,如今的西北油田一线,尽管生活工作条件也改善了许多,但远离城市数百公里,缺乏教育资源,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这些年轻的妈妈们依然只能一手托着自己的石油梦一手托着孩子的童年。她们,付出了无数的艰辛、汗水和泪水。
向左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油田会战的艰苦阶段,年轻的石油妈妈们拖家带口参与会战▲
“最细心”的妈妈
[杨阳]
29岁,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来油田工作了6年,少数民族干部,在采油一厂油研所工作。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名叫阿伊莎,今年才一岁半。为了不耽误工作,她把60岁的婆婆从塔城接到南疆帮她照顾女儿。
杨阳负责全厂油藏动态监测,多口油气井的数据资料,她都要熟悉,工作细致入微,先后获得厂提质增效“好管家”、油田高效措施等多项奖励。
和女儿一起读故事,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宿舍的墙上,是专门给女儿贴的蝴蝶和蒲公英,她希望女儿能有一个快乐自由的童年▲
“最热心”的妈妈
[陈铎尹]
29岁,西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到新疆大漠工作已经7年,标准的四川辣妹子,和丈夫谭辉都在采油一厂开发研究所工作,由于母亲身体不好,她把婆婆从老家四川接到南疆,共同照顾两岁的儿子多多。她负责综合后勤工作,热心帮助他人,是研究所里的“贤内助”,多次获得歌唱、演讲比赛一等奖。
想妈妈时,儿子会悄悄从宿舍跑到办公室,看一眼妈妈。忙碌的陈铎尹,每次只能给一个匆匆的“抱抱”,就让儿子找奶奶,懂事的儿子知道耽误妈妈工作,会违反劳动纪律。
多亲亲,儿子上幼儿园,就要回到遥远的老家,从此后,母子一年只有4个月可以见到▲
“最争气”的妈妈
[刘冬青]
35岁,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专业,研究生毕业到新疆工作已经4年。丈夫张晓正好在进行工作交流,一岁多的女儿环环便成了无人照顾的孩子,她把65岁的婆婆从山东老家接到一厂,白天婆婆照顾,晚上她照顾。她负责气藏开发工作,全厂多口气井都靠她精心管理,她一心要管好“气”,做一个“最争气”的妈妈,为一厂天然气上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出生到上幼儿园之前,只有这一段时间妈妈们才能和孩子朝夕相伴▲
女儿很贴心,知道妈妈忙,喜欢自己玩玩具。难得有妈妈陪,是她最开心的时候▲
“最有才”的妈妈
[王凤英]
31岁,开朗爽快的东北人,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专业,一晃到新疆工作已是10年时光。丈夫崔清辉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攻读博士后,目前在美国访问学习,照顾两岁儿子晨晨的重担就全落在她的身上。她多才多艺,是油藏规划方面的行家里手,曾获得油田“开发先进工作者”称号。
为了不影响工作王凤英把年近70岁的老父亲接到新疆,帮她照看孩子。幸好老父亲身体硬朗,带儿子没问题,让她放心点▲
有时间,王凤英总是要多抱抱多背背儿子,因为她知道,一旦儿子到了上学的时候,她就只能和他天各一方,两个月才能见到一面▲
致敬这些一身油味的石油“袋鼠”妈妈们吧,正因为有了她们的无私奉献与执着坚守,才有了祖国大西北“死亡之海”石油人的辉煌业绩。她们今天背在肩,拢在怀的儿女,也许是下一代石油人崭新的希望和未来......
供稿:新疆巴音郭楞州轮台县轮南镇
塔河油田采油一厂党委办公室
摄影:杜宗军
文字:孔守曾
更多精彩内容
放松!高考决定的只是在哪里加油~
明后两天,中石化送给所有考生这两个字~
央视直播中!“塑战速决”,中石化这么干!
尴尬!油表灯亮了,但附近却没有加油站…
这样撩,才是“爱”的满分技能!
爱点赞的人,运气都不会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nj/6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