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

重大突破福建上杭首次发现恐龙蛋


恐龙是地球上曾经存在过的最庞大、最奇异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白垩纪末期灭绝后,留下了许多化石,让人们对它们的生活习性、进化历史、灭绝原因等问题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恐龙蛋化石是恐龙化石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们不仅可以反映恐龙的繁殖行为和策略,还可以提供恐龙胚胎发育和早期生长的信息,对于研究恐龙的起源、分类、系统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科研团队在上杭县临城镇黄竹村发现整窝恐龙蛋及零星恐龙蛋壳碎片,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本次发现的恐龙蛋为长形蛋类。这是上杭县在年发现恐龙足迹群化石后,首次发现恐龙蛋。这是一次重大的发现,填补了福建省恐龙研究的又一空白,对于研究福建乃至华南地区的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介绍,本次发现的恐龙蛋呈孵化状态保存形态,蛋壳因孵化碎裂分布。专家推测,从目前保存的蛋片来看,至少保留了6枚恐龙蛋。根据目前修复出来的蛋片情况判断,这是一个在孵化阶段或者是已经孵化过的蛋窝。现场两个破损的蛋化石,证明这是一个原地保存下来的蛋窝。

根据本次发现的恐龙蛋的宏观形态、蛋壳外表面纹饰和显微结构特征,可将其归入到长形蛋科的长形蛋属。这一类恐龙蛋的产蛋母体为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窃蛋龙类。窃蛋龙是一种小型兽脚类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身长1.8到2.5米。像鸵鸟一样大小,长有尖爪、长尾。它的运动能力很强,行动敏捷,可以像袋鼠一样用坚韧的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跑起来速度很快。窃蛋龙是最像鸟类的恐龙之一。

本次发现的恐龙蛋为长形蛋类,在全国各地发现的长形蛋类中也比较罕见。从我们在全国各地发现的长形蛋的保存情况来看,长形蛋类它一般是一次性产两枚卵,然后整个蛋窝是钝端朝里,围着这样一个蛋窝成放射状排列的。一般的话一层就是五组到六组,也就是说一层在10个蛋到12个蛋左右,然后它会排列两层,三层,甚至最多的时候到四层。上杭临城黄竹村发现的这窝保留了一层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ms/1465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