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品牌影响力企业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76.html故宫博物院大展
“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
在美国波士顿迪美博物馆闪亮登场
清康熙胤禛妃行乐图之桐荫品茶图轴
宫廷画师绘年-年
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
从皇家珍宝中探寻宫廷女性的身影
展期:年8月18日~年2月10日
▲展览现场图
孟佳
美国迪美博物馆隆重推出“凤舞紫禁:清代皇后的艺术与生活”特展,该展是以清代皇后为主题的首次国际大展。多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宝汇聚波士顿迪美博物馆,其中有精美绝伦的书画、龙袍、金银器、珠宝首饰、玉器、御用瓷、家具与佛教文物,向观众讲述宫廷女性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现她们对国事、家事、宫廷艺术和宗教的影响。
▲展览现场图
孟佳
这批来自紫禁城的珍宝数量大、品种丰富、级别高。其中的金发塔等重头文物, 次在美国亮相,还有一些文物从未公开展出过,展览为美国观众提供一场机会难得的视觉和文化盛宴。
这一大展由美国迪美博物馆、美国国家博物馆——史密森博物学院的佛利尔-赛克勒艺术博物馆及北京故宫博物院合办,适逢中美建交四十周年。该展对促进两国的人文交流,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展览由迪美博物馆中国与东亚艺术部RobertN.Shapiro主任王伊悠与佛利尔-赛克勒艺术博物馆中国艺术部MelvinR.Seiden主任司美茵(JanStuart)联合策划。她们与故宫同仁及国际专家团队一道,历时四年,深入考察故宫藏品,查阅大量清宫档案。
▲展览现场图
孟佳
此次展览根据研究的 成果,揭示宫廷女性的历史地位以及她们对宫廷艺术和生活方方面面的影响。在展出的精美艺术品背后,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指出:
“此次展览不仅有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宝,也有来自很多美国博物馆的藏品。当不同博物馆的珍贵藏品汇聚在同一文化殿堂时,历史文化的多面性与丰富性将更精彩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眼前。”
探索清代皇后神秘的世界
寿康宫正殿内的礼仪空间
故宫博物院提供?故宫博物院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是满族统治者建立的统一多民族王朝,满族与汉族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上存在区别,这也决定了清代宫廷女性的特殊性。清廷禁止旗人女子缠足,宫廷女性可以骑射。
在传统男权社会中,清代宫廷女性仍然有重要的地位。皇后母仪天下,统摄六宫,甚至可以影响皇帝。皇后主持亲蚕礼,率领众嫔妃祭拜蚕神嫘祖并采桑喂蚕,彰显了皇后和女性在国家农事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银镀金镶珠娃娃瓶式簪
18世纪或19世纪
珍珠蓝宝石珊瑚绿松石点翠镀金银器
?故宫博物院
清代的宫廷史对于皇后的记载不如皇帝丰富,也不够详尽。近年来,历史学家们对皇后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展览以宫廷文物和文献为基础,重新构建她们丰富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展览中有大量华美绚丽的皇家织绣与珠宝首饰,体现了清代皇后的身份和地位,这也是故宫服饰藏品赴美展出规模 的一次。
迪美博物馆的中国与东亚艺术部主任王伊悠博士表示:
“美国观众对清代皇后不大了解,宫廷女性的世界带有几分神秘色彩。我们很高兴能够有机会来展示皇后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些精美绝伦的展品可以让我们依稀看到这些宫廷女性的身影,而清宫档案与其他历史材料则帮助我们去发掘她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皇后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清代一共有二十余位皇后,展览聚焦在三位重要人物身上:崇庆太后(-)、孝贤皇后(-)与慈禧太后(-)。六个主题呈现皇后的生活和影响:婚姻、国事、家事、生活、精神世界以及宫廷历史。
清乾隆清人画孝圣宪皇后七旬像轴(局部)
可能为郎世宁与其他宫廷画师约年
绢本设色?故宫博物院
崇庆太后出身卑微,11岁时以侍妾的身份进入雍亲王府,18岁生下她的独子,即后来的乾隆皇帝。母为子贵,乾隆帝尊亲法祖,强调“以孝治天下”,尊养太后。
展览中有两件大幅崇庆太后肖像画,为其六十、七十大寿而创作,生动地再现了她“母仪天下”的形象。崇庆太后于年去世,乾隆下旨,由内务府制作重达公斤、嵌满宝石的金塔,该塔是故宫金塔中 的一件,塔身内供奉母亲的头发,以示祈福,承载着母亲与儿子之间的骨肉亲情。
清乾隆金发塔内务府造办处年
嵌珊瑚绿松石青金石其他宝石与玻璃的金银器;基座:紫檀
?故宫博物院
乾隆四十二年(年),乾隆帝的生母崇庆皇太后病逝于圆明园长春仙馆。乾隆帝为表示对已故母亲的孝敬,在其母去世不到一月时,即下诏制作金塔一座,专盛皇太后御发。金发塔共用黄金三千多两,由清宫造办处承做,并派遣大臣福隆安、和珅等督办。
此塔在迪美博物馆与佛利尔-赛克勒艺术博物馆闪亮登场,也是在海外的首次亮相。
清乾隆孝贤纯皇后像轴(局部)
年,可能于19世纪改画绢本设色
迪美博物馆ElizabethSturgisHinds女士于年捐赠
孝贤皇后原名富察氏,在15岁时,成为了未来乾隆帝的嫡福晋。在乾隆继承皇位后,她被册封为皇后。孝贤与乾隆意笃情深、举案齐眉,乾隆曾患病,孝贤数月始终服侍在侧。
她誉满皇室、赞修宫闱,既是一位体贴孝顺的儿媳,也是一位贤能的后宫之主。年,36岁的孝贤皇后在与乾隆侍奉皇太后东巡的途中不幸病逝。悲痛欲绝的乾隆帝提笔作诗,悼念爱妻。这首情真意切、催人泪下的挽诗在该展中首次与观众见面。
在史籍与档案中,后妃的身影往往笼罩在帝王丰功伟绩的光芒之下。然而,宫廷中杰出的女性依然发挥出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清光绪慈禧太后像(局部)
年-年玻璃版负片制作
佛利尔-塞克勒艺术博物馆档案室购藏
史密森博物学院华盛顿特区
慈禧在诞下咸丰皇帝 的子嗣后,很快从兰贵人晋升为懿妃。年,咸丰帝驾崩,慈禧联合慈安太后(-)发动政变,对慈禧之子——年幼的同治皇帝垂帘听政。慈禧为晚清的实际统治者,不仅挑战了“女不干政”的传统,而且对宫廷艺术也产生了极大影响。
展览的亮点之一为高5米的慈禧太后肖像油画屏,年慈禧将此画赠与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以表示她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慈禧为了改善其国际印象,授意美国艺术家凯瑟琳·卡尔为她创作肖像,慈禧当时年已七旬,但画中描绘的是一位年轻而仁慈的太后形象。
最近,史密森博物学院已修复此画,重现其往昔辉煌。这件油画是近50年来 次在美国展出。
清光绪慈禧太后与外国使节夫人在颐和园乐寿堂内的合影
年-年玻璃版负片制作
佛利尔-塞克勒艺术博物馆档案室购藏
史密森博物学院华盛顿特区
佛利尔-塞克勒艺术博物馆中国部主任司美茵说道:
“对古代女性的研究很有必要。通过对她们物质与精神世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mj/4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