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

澳大利亚经验分享丨在悉尼大学交换是一种什


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悉尼大学位列第41名。而最新的年QS世界大学排名:悉尼大学位列澳大利亚并列第2名,世界第19名!!直接上升了22名!这期我们采访到了参加了悉尼大学交换生项目的同学!分享在悉大的学习生活中体验到的异国他乡风土人文,切身体验梦校的文化。并总结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哦~Q:对学校第一印象怎么样呢?

初抵悉尼大学,眼前豁然开朗的就是传闻中的哈利波特楼,与醒目的Top9th相辉映。然而,更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里的工作人员和教师都十分友好。

刚踏入校园的第一天,我正在寻找领取学生卡的地方。谷歌地图显示我已经抵达目的地,然而却始终不见教学楼的入口。就在此时,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也可能是叔叔)询问:“Hi,areyoulookingforsomething?Needhelp?”得知我的困惑后,他耐心地为我指引了路线,还说:“Nah~I’llwalkyouthere,it’sonlytwominuteswalk。”在交谈中,我才得知他是数据分析学院的一位教授,正在等待他的博士生。

初抵悉尼大学,从报道到注册,再到后来的调课换课,一切都非常方便。第一印象分拉满!

Q:国外上课感受怎么样呢?(课程难度、授课方式等)

初到这里时,我确实感到了一些不适。课堂上课下都是全英文,而且澳洲的授课方式与国内有所不同,采用了“Lecture+tutorial/lab”的组合模式。在讲授中,教授会传授理论知识,而在教辅或实验课中,常常请教授或优秀的博士生进行授课,其中包含丰富的小组讨论、演讲以及更多的实践任务。这种教学方式,可以理解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巧妙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有传言称澳洲压分严重,但只要认真学习,积极与教授和学校的导师沟通,其实高分(HD85-或DI75-85)也并非难事(刚出分的我亲身证明)。

Q:课外活动多吗?

悉尼大学的课外活动确实丰富多彩,从预备周开始的社团招新,各式各样的校园迎新活动,一直到校园音乐节、学校过夜日,以及期末周丰富多样的解压活动,无不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

与此同时,这里还是一个极好的交际平台,能够结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不仅可以一同参与校内活动,还能在假期和周末一同外出玩耍,让生活充满趣味和活力,完全不会感到无聊。这种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活动的融合,为在校生们提供了更加充实而难忘的大学生活。

Q:平时没课的时候都去哪里玩呢?目前去了哪些国家?有什么趣事?

在没有课程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和朋友一起徒步探索悉尼周边地区。在这些徒步中,我曾经遇到过野生袋鼠、袋熊(那种有方形粑粑的小动物)以及大蜥蜴。此外,我还学习了冲浪和浮潜。

在文娱活动方面,我看过女足世界杯、澳大利亚本土的俱乐部联赛,还作为志愿者参与了悉尼马拉松。平时,悉尼还有很多表演,我自己看了《天鹅湖》、《美女与野兽》和《魔法坏女巫》。悉尼的文化和旅游资源非常完善,每周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随意安排。

Q:同学大多是哪里人呢?好相处吗?

由于我所学的专业属于文科类,我的同学来自世界各地(据我观察,理科类尤其是商科和计算机专业基本上都是以中国学生为主)。在这个多元的学术环境中,同学们都展现出了非常友善的态度,而且学校还有不少交换生,使得我们能够结交来自各个国家的新朋友。

大家经常在周末一起约出去,共同体验悉尼的城市生活,进行citywalk。这种交往为我提供了更加广泛的文化交流机会。在这个大家庭中,不同文化的融合成为了一种丰富的学术和人际体验。

Q:所在的城市安全吗?

我个人感觉悉尼比较安全。在平时举行大型活动时,城市会有警察巡逻。市中心和国内的城市相似,白天人流较多,晚上也保持相当的热闹。

然而,一旦离开市中心,特别是晚上,人流可能会减少,而流浪汉和醉汉也相对较多。因此,我不太建议在这些地区夜间行走,以确保个人安全。

Q:对这个国家感受怎么样?

悉尼给我的印象是充满活力和现代感。这座城市散发着生机勃勃的氛围,充满了创新和活力。

同时,澳大利亚整体给我的感觉是地广人稀,完全符合了地理书上对澳大利亚的描述,许多景点都需要开车或者找地陪才能前往,强调了自然风光的宽广和宁静。

这种对比使得在悉尼既能感受到繁华现代的都市生活,又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宁静和广袤。

暖心点滴

悉尼的天气变化十分多变,时而温暖,时而寒冷,尤其在冬春交替的季节,气温波动极大。我在换季的时候发了一周左右的烧。幸好,我得到了来自自家中国朋友的小柴胡和川贝枇杷膏,还有同组的美国同学给的退烧膏。我还与课程的授课老师进行了咨询,老师用了三周,每周一小时帮我补了没上的一节课。

这一系列的照顾和关心让我感受到了在异国他乡也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支持。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如果学弟学妹们未来有交换学习的想法,来悉尼大学交换肯定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首先最重要的是,国外的气候和环境可能不同,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其次,到了新的国家和学校,可能会面临文化、语言和学术上的挑战,可以保持积极的态度,努力适应新的环境,与当地人和其他国际学生建立联系。同时,可以多参与学校和社区的社交活动,去认识新朋友、拓展社交圈子有助于更好地融入新的生活。然而,如果遇到问题或困难,不要犹豫,主动与老师、同学或学校的支持机构沟通,寻求帮助。国外的学校通常有各种支持服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最后,希望大家吃好,学好,玩好!

-每一篇优质内容均为原创推送-

-这件事IECG已经坚持了3年-

(*^▽^*)小编求赞求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jj/13999.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