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

暑期档刮起科幻风


刚刚结束的年暑期档,内地电影市场刮起了一股“科幻风”。

国家电影局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年暑期档共产出票房91.35亿元,较年同期的73.81亿元增长23.76%。其中国产科幻喜剧电影《独行月球》票房为28.96亿元,科幻动作电影《明日战记》票房为6.23亿元,两部电影票房占比近40%。此外,科幻亲子电影《外太空的莫扎特》票房近2.24亿元,科幻动画电影《冲出地球》《开心超人之英雄的心》票房都突破千万元大关。

近年来,国产科幻电影取得了长足发展。年春节档上映的《流浪地球》获得了业内外一致好评,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创作新征程。如今,《流浪地球2》的上映蓄势待发,《宇宙探索编辑部》获得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最受注目影片”。《局》《疯狂的外星人2》《美人鱼2》等科幻电影也在筹备、制作中。未来,国产科幻电影有望成为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

工业化是有力支撑

“年《疯狂动物城》上映时,兔子朱迪的毛发有多万根,那时大家特别羡慕迪士尼的工业化程度。今天,中国电影人卧薪尝胆,创造出《独行月球》里毛发近万根的袋鼠刚子,深受观众喜爱。”《独行月球》总制片人、开心麻花影业总裁刘洪涛说。

中国科幻电影曾长期处于工业化的初级发展阶段,作坊式的摄制组并不罕见。真正实现电影工业化,不仅意味着视效、声效制作的较高水平及规模化拍摄,更包含了电影制作流程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精细化。

从上世纪90年代被称作儿童科幻电影“启蒙之作”的《霹雳贝贝》《大气层消失》,到21世纪以来内地与香港电影人合作推出的《长江七号》《未来警察》《全城戒备》《美人鱼》等,中国电影人从未停止探索电影工业化模式与建构,但受各种条件制约,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直到年,郭帆执导、全片2个视效镜头的《流浪地球》公映,并取得近47亿元的票房佳绩。宁浩执导的科幻喜剧电影《疯狂的外星人》同期上映,也获得超过22亿元票房的较好成绩。

据介绍,《流浪地球》有50%是高难度的视效镜头,还挑战了大量的全CG镜头。《独行月球》剧组则使用了15个摄影棚,全片95%的镜头涉及特效。剧组在平方米的影棚中铺设吨沙石模拟月面粉尘,%实景搭建了月球基地。

郭帆认为,电影工业化是一种思维模式、一个流程、一套标准。《流浪地球》制作团队达人,在协调如此大规模的团队时,制作标准和管理流程尤为重要。《流浪地球》上映后,郭帆对这一项目进行了长时间的复盘与全国调研,希望总结经验教训,推动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的建立。他透露,《流浪地球2》尝试了全新的工业流程。

《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一个新的开端。《独行月球》《明日战记》等影片的成功,说明在近年来中国电影高速发展的基础上,工业化体系已初具规模,中国科幻电影进入新的时期。

本土化是立身之本

《独行月球》根据韩国科幻漫画家赵石的同名作品改编,讲述工程师独孤月被遗忘在月球上并努力回到地球的故事。

开心麻花将这一IP进行本土化改编,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为根基,合理延伸部分故事线,营造了出人意料的喜剧效果。特别是片尾丰富了独孤月选择自我牺牲、保全地球和人类的情节,悲喜交加的故事充分体现了“家国天下”“牺牲小我换取大我”的中国传统价值观。

类似的情节在《流浪地球》中同样存在。影片讲述了具有鲜明中国历史文化特点和浪漫诗意的“带着地球去流浪”的故事,其表现的父子情、祖孙情、兄妹情、战友情,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还承载着“即便有过隔阂、误解,但终将团结起来共建家园”的希冀,这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式表达。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王红卫曾参与《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等科幻电影的编剧和策划工作。他认为,中国科幻电影将坚持本土化道路,照搬国外的类型模式可能是一条捷径,但真正吸引观众的还是中国故事本身。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卫认为,科幻电影讲述的是全人类未来命运的故事,中国科幻电影应该具有世界性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视野。同时,科幻电影是电影强国的重要领域,中国科幻电影应当体现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才更容易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力。

品牌化是未来之路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变形金刚》《复仇者联盟》等好莱坞科幻电影都已显示了品牌效应,续集作品不断推出。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jj/11906.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