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

孩子老是出糗,竟然是本体觉惹的祸


哪个医院治白癜风较好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41017/h1u2j2n.html
小时候调皮,总是玩到天黑回家,有一次晚上10点多回家,怕被爸妈撞见,就和朋友打算翻墙回去。灯早就关了,我们摸黑爬进去,结果朋友到了楼梯间就手脚并用了。我还嘲笑她:至于吓瘫了吗?后来当我接触到本体感的时候,我突然明白那家伙是因为本体感不好呀!朋友后来又因为本体感出糗了,打羽毛球左脚把右脚绊了一下,整个人直绷绷地倒在了羽毛球馆的地板上。哈哈!我不是幸灾乐祸,实在是那姿势太好笑!为解决广大家长朋友们、教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全纳优童教育将儿童核心能力培养分为五个板块:感统训练中的触觉功能训练、前庭功能训练、本体觉功能训练、视知觉功能训练及听知觉功能训练。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本体觉功能训练的教学方法。本体觉是指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如运动或静止)时产生的感觉。因产生位置较深,又称深部感觉。此外,在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中,还传导皮肤的精细触觉,如辨别两点距离和物体的纹理粗细等。本体觉的形成每个人出生时本体觉并不发达,需要在前庭系统和触觉系统都发展正常的情况下,本体觉才能顺利发展。所以,儿童后天的本体觉训练很关键。通常情况下,本体觉的形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了,这个时期婴儿的翻身、滚动、爬行都会培养其本体觉,所以家长不要让孩子过早地使用学步车,以免造成爬行不充分,也不要整天抱着孩子,剥夺其自由活动的机会。等孩子长大一点,拍球、玩滑梯、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等活动也可以对本体觉起到强化作用。家长应该多让孩子自立生活,及早养成独自吃饭、洗漱、上厕所、做家务等好习惯,这对本体觉的形成很有好处相反,让孩子花费过多的时间看电视、看书、画画,则会阻碍其本体觉的形成。另外,有的孩子爱吃手,从一开始吃自己的拳头,然后又吃手指,从4根逐渐减少到3根、2根、1根,这也是儿童本体觉形成的表现,家长不宜进行过多干涉。本体觉失调常出现的现象★怀孕期:母亲觉得胎动很少。★婴儿期:颈部无力,很晚翻身,爬的很少,很晚才会走路。★流质食物吃很久,不喜欢咀嚼,流口水较久。★平衡差,腿无力,常跌倒。★走楼梯时依赖视觉,手紧抓扶手以防踏空。★动作笨拙、缓慢,经常被绊倒、碰伤。★拿东西易失手掉落;操作物品时,容易把东西弄坏。★手无力,惯用手建立很慢。★穿/脱衣服、扣/解纽扣时,依赖视觉且学的比较慢。★攀爬架子,骑三轮车学的很慢。★玩丢接球、踢球有困难。为了促使孩子本体感觉不良的正常化,提高其感觉统合功能,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方法有游泳、跳绳、拍球、搬运东西等。采用器材进行训练的方法有滑梯、滚筒、羊角球、袋鼠跳、双脚踩踏协力车等。趴地推球让孩子趴在地上,距离墙壁30~50厘米,面对墙壁,挺胸、抬头、双臂悬空,双手将球水平推向墙壁,待球从墙壁弹回后,接住球再推向墙壁,如此反复。开始每天推次,一周后增加到次,以后逐渐增加到一次。对墙抛球让孩子距离墙壁1.5米的地方站立、面对墙壁,将手中的球用力抛向正面的墙壁,并接住弹回来的球。这项活动比趴地推球的难度要大一点,应等孩子熟练了趴地推球后再进行这项活动。拍球让孩子把球抛向地面,球从地上弹起时,让孩子拍。一开始可让孩子跟着球跑,熟练后,要求孩子站在原地拍,双手交替拍或左右手同时拍两个皮球,最后要求孩子站在平衡台上拍。拳击手拳击手把沙袋吊在半空中;让孩子站在沙袋前,用拳头击打沙袋,或用身体去撞沙袋,然后说出感觉,反复练习。要把沙袋吊在孩子身体能撞到的高度,家长要给孩子示范,同时要帮孩子掌握用力程度;也可以让沙袋摆动起来,再让孩子去击中沙袋,让孩子学着掌握沙袋的移动方向和出手的角度,训练10分钟;螃蟹先生孩子举起双手和耳朵齐高,双脚略弯曲,往左或往右连续横行,如螃蟹走路状,或者双手轻轻放下,侧着头,踏脚向前、向左、向右走,也可双手平举向前,或伸开摆放在两侧,踏步向前、向左、向右走;训练5---10分钟。羊角球1.让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保持身体平衡,尽量用劲往下把球坐扁,再借助球的弹性进行上下振动。2.指导儿童坐在羊角球上,双手握住把手,身体自然屈曲,双脚蹬地往前跳动,同时用手握紧羊角球的把手,带动羊角球随身体一起往前移动。袋鼠跳家里不用的大口袋,孩子在袋子里站直,双手抓住袋口的两边,做原地起跳和向前袋鼠跳。家长可以备一个更大的口袋,跟孩子一起亲子袋鼠跳。本体觉有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呢,妈妈要是记不住那么多,也没关系,记得:多运动多运动多运动!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不论大人小孩,为了良好的本体觉都不可以缺少运动。尤其是小孩子,越动越聪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daishuadw.com/xjfz/14225.html

冀ICP备20001468号-20

当前时间: